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1. 简述化学抛光和电化学抛光的机理的异同点。
1)化学抛光:通过控制铝材表面选择性的溶解,使表面微观凸部比凹部优先溶解,达到表面平整和光亮的目的。 2)电化学抛光,又称电解抛光。原理与化学抛光相似,依靠选择性溶解表面凸出部分而达到平整光滑,不同的是有外加电流作用,处理时间较短
3)共同点:抛光机理相同;不同点:电化学抛光在处理过程中施加了电流, 化学抛光使用的是化学氧化剂。
2. 化学抛光和电化学抛光具有哪些优点?
化学抛光和电化学抛光与机械抛光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设备简单,工艺参数易调控,节省成本等以及表面更光亮;
(2)可处理大型零部件或大批量的小型零部件,以及复杂形状的工件;
(3)表面更洁净,无残留的机械抛光粉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4)化学抛光的表面镜面反射率更高,金属质感也较好,表面不会形成粉“霜”。
3. 简述化学抛光和电化学抛光的缺陷和对策。
1)化学抛光缺陷及对策(以磷酸-硫酸-硝酸工艺为例)
(1)光亮度不足:铝材的成分影响、硝酸的含量影响等。
对策:采用高纯铝、控制硝酸的浓度,抛光前的铝材要干燥。
(2)白色附着物:铝溶解过多,需控制其在槽液中的含量。
对策:调整槽液中的溶铝量到正常范围。
(3)表面粗糙:硝酸含量过高,反应过于剧烈;或Cu含量过高。
对策:应严格控制硝酸含量;提高材质内部质量、减少添加剂量等。
(4)转移性腐蚀:化学抛光后转移到水洗过程中迟缓造成;
对策:应迅速转移至水中进行清洗。
(5)点腐蚀:绿箭表面气体累积形成气穴而产生;或因硝酸或Cu含量偏低 造成。
对策:应合理装料,增加工件倾斜度,加强搅拌使气体逸出。清洗表面干净;控制硝酸含量等。
2)电化学抛光缺陷及对策(以磷酸-硫酸-铬酸工艺为例)
(1)电灼伤:导电借助面积不足、接触不良、工件通电电压上升过快、电流密度瞬间过大等;
对策:注意工件与电夹具接触良好、接触面积满足大电流需要,施加电压升压不宜过快等。
(2)暗斑:电流密度过低、电力线局部分布不均匀等
对策:装料量不宜过多、避免电力线分布不到的死角区等。
(3)气体条纹:气体逸出造成
对策:装料时使工件的每个面倾斜,装饰面垂直放置且朝向阴极、避免气体聚集等。
(4)冰晶状附着物:槽液中溶铝量太高或者磷酸含量高而形成磷酸铝沉淀。
对策:降低槽液中的溶铝量、或降低磷酸含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