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翎 前提是下面几条。离开下面的前提条件谈“全保护”,没什么意思。老雨是否同意?1、4根针是保护“屋面突出物”,不是保护“楼体;2、屋面已设网格避雷带;3、屋面四周避雷带的高度你没有给出?暂按0.8m考虑。
临江暮雪 1、女儿墙处的避雷带高度肯定不止0.8m,因为没给出,暂按0.8m计算(老雨也是同意的);2、我估了一下,最不利点(对角线最大处)约18m多,按20m计算。不明白为什么会算出4根10m高的针来。几何作图就简单的要死。
喜性孤冷 避雷针必设么?答:可以不设。如果非设不可呢?也没关系。此时,偶认为:一、跟建筑专业和结构专业充分沟通。最好别让自己突然冒出的四根针状物,把建筑师和结构师给雷到,:-)二、雨兄这屋顶四角避雷网高度,以及屋顶其他突出物的高度和位置都不明确,因此无法验证这些突出物是否得到保护。三、不过就雨兄这种规整屋面(突出物也规整时)而言,可简化计算:只需按一针计算即可(且手算可矣)。因为最不利情况就是屋顶四角处,所以可采用滚球法,以某一屋角的避雷网为基点,以最靠近该角的避雷针作校验,以45米为圆半径。让针尖与角网与球面线相触:凡是其他突出物高出此球面线的,则得不到保护;反之得到保护。
爱低头 国内的防雷规范全面引用IEC标准,抛弃防护角法和网格法,认为滚球法是最安全可靠的一种防雷方式,国内防雷规范里,类似双针或多针的滚球计算,其计算方法就算两个球简单的相交线,令人费解的是,雷电如此大的电磁场,他们之间不会有影响么,磁场之间不会畸变和牵引么,简单的相交线就能保护么,英文的IEC好像没有这方面的计算哦,他们附录中也只有单针保护方法,中国在引进IEC时自己有发扬和广大了此技术?都是二类防雷,为什么普通高层只在屋顶设避雷网即可,而超高层则需要避雷针保护呢
眷眷浮生 “ 至于楼体都是采用每三层做一均压环,防止侧击雷。”均压环,以后统一改成等电位连接环,具有防雷等电位连接的功能。用均压环防侧击,不是那么好听。鉴于侧击的基本特性,可以利用暗装的等电位连接环做为接闪器,防侧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