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食品君:以前我们对这种防虫模式将信将疑,觉得不靠谱。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发现效果不错,还节约了成本。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虫界,有着一物降一物的自然法则。在江西,这样的生物关系被用在了水稻虫灾治理中。 防治飞虱、叶蝉、钻心虫、卷叶螟等水稻害虫,一度让人头疼不已。为此,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蜘蛛研究团队(以下简称“研究团队”)搬来了“特种”蜘蛛。研究团队联合省市县植保机构研发推广“蛛联庇禾”水稻病虫草害生物防控技术模式,使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使用量减少80%、化学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使用量减少100%,产量达到常规化防田产量的80%以上,实现水稻零化学农药种植。 “蛛联庇禾”水稻病虫草害生物防控技术模式,2017年开始进行小规模田间应用示范。如今这种模式已经在江西省、湖南省、江苏省的10县市进行示范推广,涵盖早、中、晚三季水稻,总面积2085亩。 使用该技术种植的稻田稻米品质高,经济效益可达到常规种植的3—5倍。每亩经济效益0.1万元提升到0.3万至0.5万元,近几年为农户增收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