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可持续利用提供关键依据!研究揭示Bt蛋白用“双重防线”守护玉米生产

 美食值得学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4月17日,南京农业大学吴益东团队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研究,揭示玉米螟对Bt蛋白Cry1Ab抗性风险低、对Cry1Fa抗性风险高的分子遗传机理,为Bt玉米可持续利用提供关键依据。

为解析Cry1Ab和Cry1Fa与亚洲玉米螟三种受体(Cadherin、ABCC2、ABCC3)互作模式,团队用CRISPR构建六个基因敲除品系。研究发现,Cry1Ab有ABCC2和Cadherin + ABCC3两条功能冗余杀虫通路,Cry1Fa仅依赖ABCC2通路。

田间抗性监测和室内抗性筛选表明,表达Cry1Fa的Bt玉米种植12年后欧洲玉米螟产生抗性,而表达Cry1Ab的Bt玉米种植21年仍防效优异,玉米螟对Cry1Fa抗性演化更快。原因在于Cry1Fa依赖单一通路,抗性风险高,Cry1Ab有两条冗余通路,需两种受体同时突变才产生抗性,抗性风险低。

吴益东指出,“基因聚合”是常用抗性治理对策,Cry1Ab因受体功能冗余类似“天然基因聚合体”,增加害虫抗性难度。该成果为我国玉米螟Bt抗性监测预警体系及抗性治理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与科学依据。论文第一作者为王兴亮,吴益东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Bruce Tabashnik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最新回复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