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直流电梯调速平滑、运行舒适,是高速或超高速电梯广泛应用的拖动系统,但其配套的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的日常维修和故障处理却比一般交流电机繁杂。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故障是提高电梯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维修中所遇到的较典型问题加以简述。 1 换向器火花大 1.1 现象 电刷下的火花超过所允许的火花等级(1.5级),换向器和电刷过热。 1.2 原因 ①电刷位置不在中性线上。②换向器表面不光洁、凸凹不平、槽中的云母片突出。③电刷架上碳精在圆周上的分布不等分,电刷间电流分配不均匀,刷握松动,电刷与刷握内框配合太紧。④电刷的牌号、尺寸不符,质量不好。⑤电刷和换向器接触不良,电刷压力大小不均。⑥换向磁极绕组接反或短路。⑦电机过载,电枢绕组短路或接地,换向片脱焊。⑧电机底脚松脱产生振动。 1.3 处理方法 1.3.1 调整电刷中性线位置 (a) 将电刷粗调至位于对应的两只主磁极中间(即对应换向磁极)位置。(b)按图精调中线,如图1(请点击)。 在电枢静止时,将一中间指零的毫伏表(也可用万用表mV档替代)接到相邻两组电刷上,电机的他激励磁绕组通过开关K接到1.5~3V的直流电源上,当开闭开关K即交替通、断励磁绕组的电流时因电枢内产生感应电势其毫伏表的指针会左右偏摆,将整个电刷框架在换向器圆周方向左右慢慢移动,直到毫伏表指针不再摆动为止,此时刷架的位置就是电刷的中性位置。按经验,为了进一步改善换向、减轻火花,还可顺发电机旋转方向偏移1~1.5片换向片进行微调。 1.3.2 清理换向器 用00号玻璃砂布打磨换向器表面,保证其光洁度,若表面过于粗糙或凸凹严重时,应在车床上进行精车,其光洁度不应低于Ra3.2。 1.3.3 调整更换电刷 (a) 调整刷架的相对位置,保证刷架相互等分,同一刷臂上的刷握应在一条直线上。 (b) 调整各电刷的压力应在0.015~0.025MPa之内,且与换向器表面接触良好。 ? 换电刷时应使牌号、尺寸、质量与原电刷相符。电梯直流电机电刷一般选用DS-14。 1.3.4 检查磁极极性 如图2所示(请点击),用指南针验证主磁极和换向极的极性顺序,当顺着电机旋转方向时:发电机为n-N-s-S;电动机为n-S-s-N。 1.3.5 用绝缘摇表检查绕组是否接地 用毫伏表测量换向器相邻换向片之间的直流电压判断有否短路(短路时电压为零)。 1.3.6 用毫伏表测量电枢换向器的换向片间电压是否呈周期性变化 如出现某两片之间电压很大,说明该处有脱焊现象,须重焊。 2 直流发电机电压低 2.1 现象 直流发电机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严重时不能发出电压。 2.2 原因 ①发电机的励磁绕组(电机接成他励励磁)中没有励磁电压或励磁电压低于额定值,其励磁绕组回路接触不良或断路。②反激磁场绕组自始至终接在电路中未断开。③电刷不在正常位置,电刷接触不良,换向器云母槽中有炭末。④电枢绕组、电刷及连接线等有短路、断路或接地。⑤发电机转速较额定转速低。⑥换向磁极绕组接反。⑦过载。 2.3 处理方法 ①用万用表检查励磁绕组(如图3端子号F1、F2)(请点击)本身的通断情况和电阻值(与正常值进行比较),测量输入励磁绕组的励磁电压(该电压由可控硅整流输出)是否正常。②反激磁场绕组(去磁绕组,如图3端子号Q1、Q2)的正常接入时间只能在电梯减速制动的适当时刻接入,从而起削弱主磁场通改善制动舒适感的作用。③用指南针验证换向极极性。④检查处理绕组的短路、断路、接地等故障。⑤检查处理发电机转速过低和过载故障。 H1、H2-电枢端子;F1、F2-并励绕组(在发电机铭牌上是并励绕组;使用在电梯上接成他励绕组);W1、W2-他励绕组(发电机铭牌上是他励绕组,在单相可控硅励磁快速电梯系统上不接线;在三相可控硅励磁快速电梯系统上:“上海电梯厂”的产品此绕组用作检修速度;“天津电梯厂”的产品此绕组不接线);Q1、Q2-去磁绕组(反激磁场绕组);C1、C2-串励绕组(串励绕组在电梯上不接线)。 3 直流电动机转速异常 3.1 现象 直流电动机转速过高(或过低)。 3.2 原因 ①直流发电机输至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过高(或过低),使电动机转速升高(或降低),从而提高(或降低)了电梯的运行速度。②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压低(或高)于额定值,产生弱(强)励磁,使电动机转速升高(或降低)。③电刷不在中性线上。④电机过载引起电机转速降低。⑤电枢绕组及连线中有短路或接地等故障。 3.3 处理方法 ①测量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如图4端子号H1、H2)(请点击),找出电压过高或过低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排除。②测量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压和电流(如图4端子号W1、W2),其电压和电流应符合铭牌数据。励磁电压高于额定值时电机转速低,反之形成弱励磁转速升高。③调整电刷应在中性位置。④排除电机过载和绕组短路、接地等故障。 4 电机电枢冒烟 4.1 原因 ①电机长期过载,电机温升超过容许温升。②换向器或电枢短路,产生短路电流。③负载短路产生电流增加。④扫膛(电枢和定子相摩擦)。⑤电动机端电压过低,输出力矩降低。 4.2 处理方法 ①检查电机长期过载的原因:电梯曳引机是否抱轴和机械卡阻。②检查负载短路处,一般要检查电机正、负电刷架的两个刷架有否电气搭连,换向器的云母槽是否被电刷碳末填充而短接,电枢绕组绝缘是否破损而造成短路。③测量电枢和定子间的气隙是否均匀,检查轴承(尤其是滑动轴承)的磨损情况,排除扫膛。④电动机端电压过低可以测量发电机输出电压的高低来判断。 5 电机正反转方向的火花不一样 5.1 现象 电机运转时,两个旋向的火花不一致。 5.2 原因 ① 电刷不在中性位置。②电刷架上各电刷臂之间的距离不等分。 5.3 处理方法 ① 检查调整电刷的中性位置。②电刷架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应等分、对称,使之在换向器的圆周上等距离。 6 换向器片烧焦发黑 6.1 现象 电机换向器圆周上,每隔一定角度(例如磁极为4极时,则相隔180°)的换向片烧焦发黑,清除后仍是这几片发黑。 6.2 原因 ①发黑烧焦的换向片与电枢绕组之间的焊接不良。②与这些换向片联接的电枢绕组有断路故障。③连接到这些换向片上的均压线焊接不良或有断路故障。 6.3 处理方法 对症处理 7 电机振动 7.1 现象 电机有不正常的振动和响声。 7.2 原因 ①电机的地基不平,电机安装不符合要求。②电机轴颈与轴套间隙过小或过大。③轴承装配不好或轴承本身质量差。④电机轴弯曲、转子变形,扫膛。⑤电机的频繁正、反转使转子上的平衡块甩出或脱落,造成电机平衡超差。 7.3 处理方法 ①找平地基,重新安装调整电机水平度。②滑动轴承的轴颈与铜套的间隙过大,不能形成油楔,影响轴颈的悬浮力而造成“拍轴”。间隙过小则产生研磨,一般来说,轴颈和轴套的间隙取0.05~0.1mm之间比较合适。③检查滚动轴承本身的质量和装配质量。④测量电枢和定子的间隙,排除扫膛。⑤将电枢上动平衡块复原,必要时进行动平衡校验。 8 机壳漏电 8.1 原因 ①电机绕组绝缘电阻过低。②进出线头碰壳。③接地装置不良。④绝缘损坏碰壳。 8.2 处理方法 ①用500V摇表测试电机绕组绝缘电阻,其值不应低于0.5MΩ,低于此值应对绕组进行干燥处理,使其恢复绝缘电阻值。②排除进出线碰壳故障。③摇测接地电阻,其值不大于4Ω,检查接地保护装置。④当电机绝缘有损坏时,应局部修复或重绕绕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