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生物医药前沿:距二甲双胍首次合成已经过去了101年,科学家目前仍未完全解释清楚二甲双胍治疗领域及作用机制,期待二甲双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上海市东方医院的研究团队在Microbiome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研究结果,他们发现,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增加肠道菌群中的Akkermansia muciniphila(Akk菌),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老年小鼠的认知功能显著下降,但是经过二甲双胍治疗后,在莫里斯水迷宫(空间学习功能)和新物体识别(工作记忆功能)两项实验中的表现都得到了改善。治疗组小鼠的海马转录组分析发现了337个差异化表达基因,其中155个基因表达下降,182个基因表达增加。类似于外周血转录组的变化,海马中促炎信号通路的表达显著下降,包括NOD样受体、TNF、趋化因子、mTOR、IL-6和Trp53。表达增加的基因中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胆碱能突触、多巴胺能突触和催乳素信号。 在衰老过程中不断被激活、过度活跃的小胶质细胞在Akk菌治疗后也显著减少。总的来看,Akk菌治疗可以减少海马中的炎症,增加神经活性。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提供了肠道微生物介导二甲双胍对认知功能改善的直接证据,通过减少全身和海马中的促炎因子IL-6来调节炎症水平,改善认知功能。未来,还需要继续探索二甲双胍对其他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是否会对认知功能和健康衰老产生有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