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基建小飞侠:牛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办法呢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即将在明年与正在建设中的仪禄高速实现互联互通的龙潭长江大桥,再次创下“世界首次”。 建设中的龙潭长江大桥首次在主缆中心成功安装中央通气管道,世界首次实现“缆内送气”,改变了以往从缆索表面压入的方式。“缆内送气”将有效解决桥梁主缆除湿防腐难题,提升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据悉,预计到本月20日左右,龙潭大桥就将完成主缆的架设。 从龙潭大桥北岸乘坐“高空电梯”到达245米高空的施工平台可以看到,千余米的空中“猫道”笔直绵延至南岸,打造出了一条高空作业平台。在托滚轮的运作下,一根拳头粗的钢索从龙潭大桥南锚碇缓缓运向北岸。 “龙潭大桥的主缆就是由126根这样的钢索汇聚而成,这些钢索又是由直径6毫米的高强钢丝构成。所以,无论是钢索还是组合而成的主缆,内部都是有空隙的,需要进行除湿才能延长使用寿命。”龙潭大桥项目现场负责人蒋太琦介绍,这些加起来长度可以绕地球2圈多的钢丝,虽然是紧密的类蜂窝状结构,但仍然存在细小的缝隙。这些缝隙间如果长期处于湿空气中,会造成主缆的腐蚀,因此除湿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龙潭长江大桥主缆除湿系统采用世界首创的缆内送气方式。区别于传统的表面压入的送气方式,我们在主缆中心位置放设了一根送气管,实现主缆干空气的输送。”蒋太琦介绍,过去,全球在缆绳除湿方面采用的都是缆外送气方法,在缆绳外面的防进气装置,将干空气压入缆内,排出湿空气。“相较于传统的缆外送气方法,缆内送气是由内而外将湿空气排出,使主缆内部保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