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针灸通常被认为是“替代医学”,它将细针扎入身体的特定区域。针灸的理论和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其某些应用(例如镇痛)虽然起源于中国,但目前已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地区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针灸能够强力穿透各组织器官的物理屏障,深入人体直达病灶。且针灸的微米级尺寸,使其具有非常良好的微创性,患者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几乎感觉不到疼痛,留下的微米级创伤可快速自我愈合。因此,针灸是病灶定位治疗非常理想的材料。通过对针灸进行功能化改造,使其具有递送药物、靶向病灶、定位治疗的效果,能极大的拓展针灸的应用。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孟幻、首都医科大学王鹏等人在 Advanced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Effectiv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Using a Nano-Enabled Drug Acupuncture Technology in Mic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纳米药物递送针灸(nd-Acu)技术,用其负载利多卡因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小鼠上进行了原理验证性疗效研究,并进一步解释了其治疗原理。 这项研究表明,nd-Acu是一个多功能纳米赋能平台,可以同时发挥针灸和药物递送作用,该平台对于治疗包括KOA在内的各种疾病都有很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