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工业平台

返回贤集网 返回微头条
贤集网技术微头条APP获取

发酵染菌综合分析及防止措施

 顾志峰

下载贤集网APP入驻自媒体

来源: 发酵工程 arrowone

1.造成发酵染菌的可能途径有哪些?

     菌种培养过程操作不当

     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发酵设备(如发酵罐、管道)密封不严

     空气除菌不净

2.既然染菌不可避免,哪我们应该怎样做?

  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强化生产过程的管理,把握好各个易染菌的环节,尽可能防止发酵染菌的发生;而且一旦发生染菌,要能尽快找出其污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把发酵染菌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3.不同发酵过程相对危害最大的杂菌种类?

青霉素的发酵    细短产气杆菌

 链霉素的发酵    细短杆菌、假单孢杆菌

 四环素的发酵    双球菌、芽孢杆菌、荚膜杆菌

谷氨酸的发酵     噬菌体

柠檬酸的发酵     青霉菌

4.不同生产阶段染菌对发酵的影响:

  种子培养期染菌:整个发酵过程的危害极大

  发酵前期染菌:严重干扰生产菌的生长繁殖

  发酵中期染菌:干扰生产菌的代谢,影响产物的生成

  发酵后期染菌:影响相对较小

5.不同染菌原因对发酵的影响:

  种子带菌:将导致染菌范围不断扩大,使生产蒙受重大损失。

  空气带菌:使发酵大面积染菌

  培养基或设备灭菌不彻底:一般不具延续性,使单个(批)发酵罐发酵失败

  设备渗漏:染菌几率较大

6.发酵异常现象及染菌原因分析:

  1溶解氧的异常变化

      当杂菌是好气性微生物时,溶解氧的变化是在较短时间内下降,直至接近于零,且在长时间内不能回升;

      当杂菌是非好气性微生物,而生产菌由于受污染而抑制生长,使耗氧量减少,溶解氧升高。

   2)排气的CO2异常变化

      如杂菌污染时,糖耗加快, CO2含量含量增加,噬菌体污染后,糖耗减慢,CO2含量减少。因此,可根据CO2含量的异常变化判断染菌。

   3)其它异常现象:

      菌体生长不良、pH的异常变化、发酵过程中泡沫的异常增多、发酵液的颜色异常变化、代谢产物含量的异常下跌、发酵周期的异常拖长、发酵液的粘度异常增加等判断染菌。

7.染菌原因分析:

 1)从染菌的规模来分析染菌原因

     大批·发酵罐染菌:空气系统

     部分发酵罐(或罐组)染菌前期可能是种子带杂菌,或灭菌不彻底,中后期则可能是中间补料系统或油管路系统发生问题所造成的

     个别发酵罐连续染菌设备问题(如阀门的渗漏或罐体腐蚀磨损),设备的腐蚀磨损所引起的染菌会出现每批·发酵的染菌时间向前推移的现象

     个别发酵罐偶然染菌:原因比较复杂,因为各种染菌途径都可能引起。

  2)从染菌的时间来分析

          发酵早期染菌:种子带菌、培养基和设备灭菌不彻底、设备或管道有死角中、后期染菌:中间补料、设备渗漏、操作不合理

最新回复

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吧~

发布回复

为您推荐

热门交流